乡村振兴感想范本7篇(完整)
来源:振兴乡镇 发布时间:2023-07-22 09:10:03 点击:
2022乡村振兴感想范文第1篇一百多年前,陈独秀先生在《敬告青年》一文中道:“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于人身。”于是数以万计的热血青年披荆斩棘,在民族复兴的大路中摸着泥泞前进。一百多年后,党和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村振兴感想范本7篇,供大家参考。
2022乡村振兴感想范文 第1篇
一百多年前,陈独秀先生在《敬告青年》一文中道:“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于人身。”于是数以万计的热血青年披荆斩棘,在民族复兴的大路中摸着泥泞前进。一百多年后,党和国家对广大青年提出的“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的殷切期盼,字字千钧,更显铿锵。
树理想,做有“志气”的先锋力量。事实证明,立大志者方能成大事、兴大业。周恩来总理14岁时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个人如果没有志气,是绝对干不成事的。而青年理想远大也正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一百年来,尽管经受一次次挫折,我们的青年们也能一次次奋起,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不断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飞跃,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是伟大复兴路上最有“志气”的先锋力量。
敢担当,做有“骨气”的先锋力量。1955年,年轻的钱学森辗转回国,面对“中国人搞导弹行不行”的提问,他坚定地用“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挺起新中国的腰板。在浩浩荡荡的百年长河里,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和奋斗征程里,正是无数个“钱学森”以敢于担当的气概,无所畏惧地挥洒着汗水和热血,展现了华夏青年的铁骨铮铮,成就了中华民族壮丽的凯歌。今天,在通往星辰大海的征途上,“抗疫精神”“建党精神”等伟大精神在年轻一代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广大青年以敢于担当证明着自己,成为了伟大复兴路上最有“骨气”的先锋力量。
强本领,做有“底气”的先锋力量。仰望星空,是为了更好地前进。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练就过硬本领,把失去的夺回来、把落下的追回来。从121年前的辛丑条约谈判,到今天“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的郑重宣示,我们早就撕掉了任人宰割的标签,沉淀起了“中国人不吃这一套”的深厚底气。中国青年有底气,就要有自信,就要强本领。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像盖房子那样干事业,打好地基,切勿操之过急。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新时代下大有可为,广大青年要做到永远跟党走,锤炼本领,做伟大复兴路上最有“底气”的先锋力量。
百年坎坷,嘱托不变。我们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树理想、敢担当、强本领,不负时代和韶华,争做伟大复兴路上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先锋力量!
2022乡村振兴感想范文 第2篇
当前,我省脱贫攻坚已取得决定性进展。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我省脱贫攻坚的任务依然艰巨繁重,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脱贫难度很大,是最难啃的硬骨头。纳入国家“三区三州”范围的甘南州、临夏州和天祝县等“两州一县”以及省定18个深度贫困县,集中了全省%的贫困人口、62%的贫困村。在剩余的111万贫困人口中,因病因残致贫的占27%,贫困群众大多文化程度低、自我发展能力弱。坚决攻克最后的贫困堡垒,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上来,毫不松懈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咬定目标、一鼓作气,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最后一仗,确保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高质量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要抓住重点难点,尽锐出战、迎难而上,真抓实干、精准施策。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把工作重点放在扶贫开发上,持续夯实精准帮扶、产业扶贫、各方责任、基层队伍、工作作风五个基础。要把牢“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扎实开展冲刺清零行动,尽快实现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达标。要集中兵力打好深度贫困歼灭战,把脱贫攻坚重心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加大倾斜支持力度,强化工作责任落实,深化扶贫协作和定点帮扶,努力攻克深度贫困堡垒。要逐村逐户、逐人逐项解决难题,加快构建富民产业体系,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抓好各类问题整改,提升脱贫攻坚质量,坚决做到脱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
在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同时,还须建立巩固脱贫和防止返贫的长效机制。要建立健全相关机制,重点关注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户,及时做好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的监测和帮扶。脱贫攻坚完成以后,贫困地区发展仍比较滞后,要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接续推进减贫工作,巩固和放大脱贫攻坚成效。
“发展才是社会主义,发展必须致力于共同富裕。国家越发展,越要把贫困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好。”只要我们坚定信心不动摇,咬定目标不放松,整治问题不手软,落实责任不松劲,转变作风不懈怠,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旺盛的干劲,一鼓作气、顽强作战,就一定能够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2022乡村振兴感想范文 第3篇
乡村振兴是农村治理的新时代,是脱贫攻坚的升级版。对于刚刚脱贫奔康的贫困地区而言,解决群众所关注的痛点难点,正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谋划和致力的焦点重点。
注重规划的衔接与结合。要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有机衔接,将脱贫攻坚规划部署中仍需巩固拓展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培育、幸福美丽乡村打造、农旅融合发展等项目,有机嵌入乡村振兴发展规划中,增强规划的持续性和衔接性。要紧密结合实际,制定完善全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加强总体规划与其他各类规划统筹联动,防止各类规划自成体系、内容冲突、缺乏衔接,形成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
注重政策的支撑与结合。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线。在坚持脱贫“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四个不摘”的前提下,以中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为准绳,寻找到脱贫攻坚政策与乡村振兴政策对农民扶持的支撑点、对农业发展的交叉点、对农村治理的结合点,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梯次推进。同时,要抓实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构建起适应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需要的乡村行政管理体制。
注重愿景的统一与结合。受自然、历史、经济的制约,落后地区的乡村振兴是一个相对长远的过程。民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分类推进。正如相对贫困会长期存在一样,乡村也不可能同步全覆盖振兴。要深入做好宣传和解释工作,让广大农牧民群众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是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禀赋、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以及脱贫攻坚质量等综合因素,基于发展基础的渐进式振兴。
2022乡村振兴感想范文 第4篇
奋斗路上,青春相伴。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接续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后“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深情寄语、殷切嘱托,激励有志青年忘我奋斗、砥砺前行,把青春播撒在田野上、把理想实现在乡村振兴路上,唱响新时代乡村振兴路上的青春之歌。
一是在思想上“绷紧弦”。新时代青年干部要主动关注、清醒认识和深刻把握当前乡村振兴新形势,从思想上认识到乡村振兴的重要性,认识到脱贫攻坚战虽然取得全面胜利,但与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差距还比较大,用时间的紧迫感和肩负的使命感来激励自身,点燃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激情,树牢干事创业服务广大群众的航标,确保政策落地落实落细的成效。
二是在行动上“拉满弓”。新时代青年干部在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政策路上必须做立说立行的“干将”,严格按照各级党委政府工作安排,俯下身、沉下心、扎下根,完善好一手资料,记录好政策成效;做开拓创新的“闯将”,服务群众、宣传政策,要因地制宜,考虑到家有家的特点,户有户的难点,不能千篇一律、照搬照抄,新青年们要深入调研,细致掌握每户的情况,从痛点、难点入手,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创新宣传服务手段;做纾忧解难的“暖将”,物质上的需求容易实现,精神上的需求亟待满足,在乡村振兴之路上,不仅要让群众生活过得去,还要让他们从内心深处点燃对更加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激发出更多的生产力和创造力。
三是在责任上“落到点”。肩扛千斤谓之责,背负万石谓之任,青年们被时代赋予了乡村振兴的重担与责任,很多时候,青年们的“辛苦指数”就是群众的“幸福指数”。在乡村振兴路上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但是只要我们时刻牢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谨记自己服务群众的责任,就一定能交上一张写满汗水和成绩的完美答卷。
“一条心”合众力,“一股劲”闯难关,“一手牌”解难题,“一身正”聚人心。新时代的“意中人”“弄潮儿”已不再是脚踏七彩祥云的传奇人物,而是用行动实践初心,用奋斗换来幸福,褪去书生意气,夹带泥土芬芳,扎扎实实走在乡村振兴路上的青年力量。
2022乡村振兴感想范文 第5篇
要在补齐全面小康短板上持续攻坚。按照“巩固领先指标、提升一般指标、突破弱项指标”的原则,紧盯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城市建成区绿地率等关键领域,加强政策引导支持,开展全面小康补短板行动,加快补齐道路交通、农田水利等各领域短板弱项。
要在积极推进乡村振兴上精准高效。聚焦“五个振兴”,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区域品牌和集散能力建设,推行“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推动优质农产品向城市聚集、公共服务产品向农村延伸、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加快编制乡村振兴村级规划,加大全域无垃圾城乡综合治理,继续推进“厕所革命”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展以讲卫生、讲礼貌、讲节俭、讲勤劳和改赌博之风、迷信之风、攀比之风、不孝之风为重点的“四讲四改”行动,促进乡风文明。
脱贫攻坚战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我们务必从讲政治、讲大局、讲看齐的高度来认识,务必牢记唯脱贫攻坚为大、唯脱贫攻坚为先、唯脱贫攻坚为重,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民本意识,困难在肩,冲锋在前,以言必行,行必果的担当和态度,以攻城拔寨的信心和勇气,以超常规的措施和手段,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
2022乡村振兴感想范文 第6篇
乡村振兴战略侧重于从顶层设计角度为农村发展指明方向,意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生态的全面发展和整体提升。脱贫攻坚从致贫的因素出发,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扶贫,帮助每个贫困户脱贫,侧重于微观政策。作为各级干部,需要在实际工作中研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问题,重点唱好“三部曲”。
唱好“政策转型曲”。围绕精准扶贫,各级都制定了一系列到村到户的扶持政策,对保障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和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乡村振兴阶段,各级干部应在此基础上扩大扶贫范围,实现扶贫资金逐步向非贫困户开放,激发农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精准扶贫政策的民主监督制度和考核制度,实现其与乡村振兴的有机结合;坚持乡村振兴建设总目标与乡村自身的特色结合,制定差别化的扶持政策。
唱好“城乡融合曲”。城大乡小的格局凸显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中城乡何以融、如何融的双面性。各级干部在此项工作中要做到空间规划有序,以距离城镇中心和实住人口为参考,将乡村进行特大乡村、大乡村、中等乡村、小乡村分类,采取城乡融合归类,实施壮大、合并、融入的指导策略,做到城乡机理有别,对于承载独特地域文化的建筑及样式给予保护,避免在拆建中导致文化流失。
唱好“技术互补曲”。乡村振兴战略与脱贫攻坚政策的有效衔接需要技术上的相互补充,各级干部应将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的技术发展纳入农业信息化发展计划,形成纵向相连、横向相通的技术体系。乡村振兴方面,要加快乡村地区的网络建设,引进信息技术人才,通过大数据分析农业发展市场需求,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并鼓励互联网企业建立产销衔接的农业服务平台。脱贫攻坚方面,通过建档立卡和扶贫开发信息化建设,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完善精准扶贫数据库,为建档立卡户精准退出提供数据支持和技术保障。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是一个大课题,各级干部要以产业发展为推动,以和医疗为保障,以环境改善和乡村治理为基础,打造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掉队。
推荐访问:范本 振兴 感想 乡村振兴感想范本7篇 2023乡村振兴感想范文(实用7篇) 乡村振兴心得体会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