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评课评语7篇(全文)

来源:评语 发布时间:2023-02-23 15:20:04 点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听评课评语7篇(全文),供大家参考。

听评课评语7篇(全文)

评课评语 篇一

王老师的特点,将动作融入音乐中,是我非常喜欢的,我也经常为了帮助小朋友记忆,会给歌曲配上一些简单易做的动作,学生都非常喜欢。王老师通过问小朋友将来要做什么来导入新课《长大要当宇航员》自然,在发现小朋友有个节奏没唱好时,没有直接的说出错在哪,而是让小朋友自己来发现,这样小朋友更容易记住自己犯的错,并会一直提醒自己,这个方法很好,以后我也来用用,看来英语和音乐还是有些互通之处的!

公开课评课反思 篇二

星期六上午,我们上了一堂十分重要的数学公开课,就连国家特级教师——华应龙老师都特地来到我校听课。老师们都希望我们在这堂课上要好好表现,大胆展现自己,我们也想让更多人认识自己,但就在这么一堂重要的课上,我没有发言。

刚进阶梯教室,我就已经开始紧张了。因为阶梯教室里竟然坐满了人。我本来就不太敢举手发言,害怕说错,或者说到一半不知道应该说什么,再或者是怕别的同学一句话就把我的观点否定了,现在再加上这么一个紧张的环境,就更怕了。我也不是一直不举手,只是手举得太低了,只是把手臂搁在桌面上,形成一个直角。这样举手,当然不容易被发现,而且我紧张,手刚有点离开课桌,刚举起一点点,就又缩了下去。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就应该要大胆举手发言,在这样一堂重要的课上,我们就更应该要大胆表现自己。我要向汪芯仪学习,她在数学课上手一直举得很高,而且她把语文方面的知识也灵活地运用到了数学上面。在这点上,汪芯仪是我的一个很好很好的榜样。

在课堂上,我们应该举手发言,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更何况这堂课很重要,很少有人能有这个荣幸让华应龙老师来听课。我应当要在这堂课上举手发言。

不过课已经上过了,不可能再有这样的机会了,所以我只能在以后更积极举手发言,不过这样的话我已经说了很多遍了,但几乎每一次都没能实现。以后,我一定要尽量积极举手,但也不敢保证一定会积极举手,不过我会尽力的。

评课评语 篇三

金孔雀轻轻的跳,在徐老师的柔声细语中,在杨丽萍唯美的孔雀舞的带领下,了解了傣族的民族文化,了解了葫芦丝,一步步的进入歌曲,学生不仅可以学会长这首歌,还知道了很多其他知识。徐老师在学生唱歌时的感情上花了一点心思,是的有感情的唱歌才能将这首歌演绎的完美。

如何评课? 篇四

一、评教学指导思想。这一节课在什么样的教育理念、教学思想指导下组织教学的。

二、评教学目标。课程三维目标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是否符合学生实际。

三、评评教材处理。准确把握教材重点、难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了关键。

四、评教学流程。教学思路设计,符合教学要求,学生实际;有一定的独创性,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课堂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高。

五、评教学方法和手段。面向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量体裁衣,灵活运用。使课堂教学超凡脱俗,常教常新,富有艺术性。

六、评学习方法指导。帮助学生认识学习规律,端正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提高学习能力,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七、评能力培养。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等基本能力。

八、评师生关系。看能否充分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看能否努力创设宽松、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

九、评教学基本功。看教态,人的表达靠55%的面部表情+38%的声音+7%的言词;看语言,准确清楚,普通话流畅,精当简炼,生动形象,有启发性;看板书;看操作。

十、评教学效果。首先是教学效率高,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其次是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知识、能力、思想情操目标都能达成;再次是有效利用45分钟,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

公开课评课反思 篇五

二零一三年四月九日,经历了自己教师生涯的第一堂公开课,作为一名新老师,在这个过程当中,收获颇多!

其实,作为刚上任的青年教师,只有多经历这样的场合,多上公开课,多听公开课,汲取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弥补自己的不足,才能在教学上有所突破。我想,这也是学校倡导“人人上公开课,人人听公开课”的原因吧。而我,从教近一年,还是第一次上公开课。当然之前的公开课和优质课是有事耽搁了。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之前的公开课没能上,虽然不能说是有遗憾,毕竟留给自己的机会还很多,但是自己还是很期待那种感觉,在台上的感觉

接下来的公开课周,老大(科组长)给了我任务,让我接下这一次的公开课,匆忙之间接下了任务,匆忙之间结束了公开课。

上完公开课,才发现自己跟别人的差距是那么大,无论是教学方法还是教学体态,亦或者课堂氛围都没达到预期效果。其他优秀青年教师的水平,自己更只能是望其项背,无法企及。学校一直倡导“四环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讲求学生的主动性,通过自主学习,讲练结合的方式,以取得课堂的最佳效果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公开课上,教学过程中虽然贯穿了这一理论,也实施了相应的步骤,然而却没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原因一个在于自己准备还是不够充分,对知识重难点部分的突出作用不明显,导致学生没能在第一时间把握课本的主要内容,课堂气氛不活跃。导致整个教学过程又进入传统的教师“一言堂”模式。

课后,科研组集体评课,老大(科组长)深刻的指出了自己教学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今后怎样去修正,各同事也提出了诚恳的建议。感谢他们!我想,这些才应该是公开课的意义所在。一个人最可怕的不是别的,正是自己的无知和自以为是。只有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然后去克服它,才会让一个人变得强大,无比的强大!之后负责教学工作、有着几十年丰富教学经验的徐校长跟我深刻的讨论了公开课的有关细节,指出了自己在教学上的缺点和不足,并给出了诚恳的建议,同时应该怎样去听取其他青年教师优秀的教学方法。收获良多!

我想,公开课或者优质课这个过程,它的目的不在于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去炫耀自己的成绩,最重要的应该是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当,无限度的放大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让自己认识到自身的不足,知道自己需要修正的地方;还有就是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探讨一种更合理,更适合教师,更适合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这才是学校倡导“人人上公开课,人人听公开开课”精髓。

人的一生,是一趟没有回程的旅行,沿途中有数不尽的坎坷泥泞,但也有看不完的春花秋月。或许我们无法改变人生,但我们至少可以改变人生观;或许我们可能无法改变风向,但我们至少可以调整风帆;或许我们可能无法左右事情,但我们至少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我们的一生就是在不断的做选择,一次次的选择,就是寻求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公开课评课反思 篇六

今天上了一节公开课,感觉自己这么多年来还是没有找到课堂上突破难点的方法。准确地说是自己还是停留在原来的教学层面上,没有提高,没有突破。

下面就议课中李卫平老师提出的问题谈谈我的想法:一节课,如何在突破难点时做到把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有机融合,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感觉到豁然开朗。比如本节课中,当学生自己动手把圆柱体等分切开,再拼合成另外一种立体图形长方体后,我让一个学生起来汇报他的发现,学生边说我边在黑板上板书出他的发现,也就是长是多少,宽是多少,高是多少,从而帮助学生推出体积公式,这里我想到了上课时我又犯了一个错,就是剥夺了这个学生的继续发言权,结果让这个学生的想法只说了一半,然后又找了一名学生说,他的宽和高跟第一位学生刚好相反,这时也正是学生思维出现差别的好时机,应该让学生把各自的想法表述清楚,可是我又一次代替学生推导出了公式,白白失去了动手操作的好机会,把动手操作的作用仅仅停留在认识拼好的图形跟原来的圆柱相比形状变了,体积没变上,至于体积为什么没变没有引导学生借助手里的东西很好去理解。

老师们都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我想只有自己能静下心来认真梳理自己的思路,才能知道哪些建议是自己当下就能做到的,哪些是自己需要努力才能提高的,还有哪些是自己一辈子需要修炼的,因为有些缺陷是天生的。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唯有多听课,多议课,才能从中得到自己想到的东西,才能改变自己的教学思路,换一个角度去审视自己,从而得到发展。 这次公开课,通过评课让我明白了,课前的集体议课很重要,因为集体的力量很大,可以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少犯很多不必要的错误,直达成功。但要牢记并一直努力去做到: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的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

评课评语 篇七

3月2日郭晓红的〈〈分式的基本性质〉〉,能采用类比引入新课,讲解例题详细,对个别容易出错的地方能反复强调,及时反馈、巩固。选题类型较全面,课堂气氛略显沉闷,学生自主学习空间有待拓展。

3月2日李俊强的〈〈海燕〉〉,能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海燕的优秀品质,教师在课堂上起到了引领、导航作用。新课程理念有所体现,但课堂内容略显单薄,平时应注意引导学生知识的积累,丰富学生知识面。

3月6日杨增贵的〈〈光〉〉,知识点归纳条理清晰,便于学生整理。对容易混淆的概念,能结合物理现象给予解析,学生容易理解。复习内容详略得当。但作为复习课,课堂容量还需加大。

3月7日郭永林的〈〈数的开方〉〉,知识点归纳条理清晰,采用学生回忆复习知识点,便于学生记忆和整理。结合知识点辅以相关例题、习题,讲练结合。例题规范,针对学生基础少扎实,采用此类复习方法能进一步夯实基础,值得肯定。

推荐访问:评语 评课 听评课评语7篇 评课评语 评课评语大全建议
上一篇:2023年小学生评语3篇(完整)
下一篇:2023年度简短小学生评语10篇(全文)

Copyright @ 2020 - 2025 才豪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才豪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20200128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