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最闪亮坐标·家荣耀心得体会【优秀范文】

来源:公文范文 发布时间:2022-11-17 18:30:02 点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最闪亮坐标·家荣耀心得体会【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2022最闪亮坐标·家荣耀心得体会【优秀范文】

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在我们致敬英烈时,有一群与英魂忠骨相守相伴的人,他们初心不改、默默坚守,只为传递红色基因,让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最闪亮的坐标·家的荣耀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最闪亮的坐标·家的荣耀心得体会1

对于爷爷的记忆,还停留在这样稀疏平常的画面:一台电视机,一张有靠背的小椅子,不忙的时候,爷爷总是靠着椅背坐,播着的电视节目不是天气预报就是抗战电视剧。

回老家的路,越修越好了,家里的电视机也越换越大了,但爷爷却因为年老,背影越来越瘦小了。

平日里,熟悉他的亲朋乡邻尊称他为“晚公”。他年轻时长相英气,瘦长的脸颊,高挺的鼻梁;年老时,不敌岁月,皮肤干瘪,额头上的皱纹像湖面泛起的涟漪,听力严重下降,即便凑在他耳朵前大声讲话,他也只是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笑了笑。

他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硕大的耳朵显得很有福气。不笑时,这一双鹰眼看人犀利,似乎洞察明晰了一切。

谁也想不到,这样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曾经上过战场,拿过枪。

爷爷的一生,去过最远的地方是朝鲜。

今年,老家门口那块灿金色的“光荣之家”牌匾依然在,但赢得这个荣誉的抗美援朝英雄——我的爷爷吴秀友,几个月前却与世长辞了。

他带着横跨一个世纪关于国运变幻、世事沧桑最深刻的记忆,葬在那一方小小的坟墓里。春风一过,那里会长出新绿。会有后人记得,他们的故事

最闪亮的坐标·家的荣耀心得体会2

吴秀友于1929年出生在广东省湛江吴川市苏岸村,这条村子的人有5个姓氏,从族谱上看,大家都是从不同的地方陆陆续续迁居于此。那个年代,军阀混战、外敌侵略、民不聊生。

这一年,历史上也有不少大事发生。为打破湘赣两省敌人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和解决部队给养问题,、朱德、陈毅率领红四军主力进军赣南。9个月后,中共中央向红四军前委发了指示信,强调中国革命是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

外面的世界风云变幻,吴秀友在小村子里度过了平静的童年。在战争的年代,读书是一件“奢侈”的事。幼时,他勤奋好学,跟随一位老师学习了5年,那是他一生中快乐珍贵的时光,就连晚年许多记忆缺失,但他仍然牢牢记得给予他知识启蒙的老师的姓名,并反复写在他的记事本上。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主席向全世界豪迈地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这一年,吴秀友二十岁,那时家里还没有电视机,但这两句话传遍了大江南北,振奋国人的心。正处青年时期的吴秀友,也随之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次年8月1日,他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当饱受战争之苦的百姓们,沉浸在建国的喜悦中,没想到另一头,朝鲜战争爆发了。1950年,美军在仁川登陆后,越过三八线,大举北犯,向中朝边境进逼。此时,新中国才刚成立不久,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同年10月19日,彭德怀司令员率部队跨过鸭绿江,开始了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战争。

得知战争爆发,看到国家征兵的号召,吴秀友跟身边的有志青年心急如焚,积极加入了中国人民志愿军。

1951年1月,怀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志向的吴秀友,跟亲人告别后,拿着简单的行囊,跟随着军队匆匆踏上了行程。

从家乡吴川到鸭绿江的路程超过3000公里,在那个交通不便的年代,到处还是泥泞路,就连到对面村子都要撑船渡河,难以想象他是如何到达那个未曾知晓的远方。就连他自己也不清楚,将会面临怎样的命运。

就跟电影《长津湖》里演的那样,上级一声令下,志愿军迅速登上火车,跨过鸭绿江,直接开赴朝鲜战场。

紧张,忐忑,但义无反顾。这是吴秀友的选择。

最闪亮的坐标·家的荣耀心得体会3

在战场上,每一秒都有生命危险。

吴秀友被分配到志愿军0975部0214部队二支队四分队迫击炮连,成为炮兵瞄准手。以前握笔的手,第一次拿起了武器。

在多为山地作战的抗美援朝战场上,迫击炮是志愿军装备最多的火炮,在山地战和堑壕战中,它是配合步兵小单位(连、排、班)作战、支援和伴随步兵作战的一种有效压制兵器。

当时抗战条件艰苦,任务艰巨,危险四伏,但他没有退缩。“战士不能后退,因为身后有要守护的国土和人民。”

因作战勇敢,吴秀友担任了迫击炮连副班长,后又因挖防御工事贡献突出,立下三等功一次。

战场上,炮弹声、枪声、发号令声、惨叫哀嚎……各种声音混杂在一起,吴秀友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敌军炮弹袭击,一次又一次地与死神擦肩而过。

《解放军报》报道,1950年10月25日至1951年6月10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人民军密切配合,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形式,连续进行5次战役,把帝国主义侵略者从鸭绿江和图们江边赶回到三八线附近,一举收复了朝鲜北部广大土地,并将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共歼敌23万余人,迫使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接受停战谈判,为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为了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舍生忘死、浴血奋战,19万7千多名英雄儿女牺牲在朝鲜战场。

19万7千多人,没能回来。

战争的残酷,在吴秀友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当谈起曾经的战友,他直瞪瞪地望着地面,神情木然,缓缓地吐出几个字,“有些人没能回来”。随后,他低下头沉默不语,陷入深思。

就连他病危时,还经常梦到自己在朝鲜打仗时屡屡遇险的画面,各种混杂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我们被敌军的飞机在上空追击,幸好没有被炮弹打中,不然就回不来了。”他告诉围坐在身边的亲友们。

最闪亮的坐标·家的荣耀心得体会4

每到清明节、公祭节等重要节日,张勇才和他的几个堂兄弟及亲人、子女一起都会徒步进入大山深处,按照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为无名红军烈士扫墓。“我们每年都来祭扫红军墓三次:春节来一次,清明节来一次,夏天草长得快,我们也要来清除杂草一次。”张勇才说。

采访中,张勇才向记者讲述了发生在87年前的故事。1934年12月,张勇才的爷爷张堂开上山务农,在自家的一块水田里发现一名与土匪激战牺牲的红军战士:“爷爷来到水田里时,他倒在里面已经没有呼吸了,爷爷就把搬他到上面向阳的山坡上,一个人把他掩埋了”。

因为对红军的敬仰,从那以后,从爷爷到父辈再到张勇才和几个堂兄弟,一直悉心守护着这座无名的红军烈士墓,至今已有87年,从未间断。在他们心中,这位牺牲在当地的无名红军烈士就是他们的亲人。“我们不知道这名红军的名字,不知道是哪里人,找不到他的亲人,我们就一直把他当作自己的亲人来祭扫”。

采访中得知,张勇才的父辈四个人中有两位参加过抗美援朝,一位在部队当兵,父亲和他自己都是共产党员,对红军战士有着深刻的感情,他们决心要把这种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爷爷说等我们老了也要让子孙后代传承,不要忘记这位红军,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他们顽强抗争换来的”。

如今,一家世代相传守护红军墓的故事早已在当地流传开来,每年清明前后徒步到巫脚交村大山深处为无名红军烈士祭扫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在接受党史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同时也传颂着张堂开一家世代相传守护红军墓的故事。

为激励张堂开一家人的守护行动,台江县人民政府和中央电视台《我的长征》栏目组分别于1981年、2006年为巫脚交村无名红军墓立了墓碑,以此成为红色教育场所。

从台江县文物局了解到,当年红军在台江牺牲了27名战士,目前散落在乡村的红军墓还有4座,他们都得到了应有的保护,已成为基层进行党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的主要场所。

最闪亮的坐标·家的荣耀心得体会5

此后33年,他先后在多个地方担任党支部书记、民兵营长等职务,直至1990年退休。多位与吴秀友共事过的村干部对其赞赏有加,“他待人和善,一心为公,全心全意为民众服务,大家都很敬佩他。”

苏岸村,如今已被吴川市人民政府批准成为革命老区和解放战争游击根据地、被广东省体育局推行为广东省湛江文体活动示范点、被吴川市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评为文明小区。

素日里,吴秀友为人处事低调,很少跟外人讲起自己的抗战故事,不过村民们口口相传,都知道村里有这样一位战斗英雄。

吴秀友的房间里摆放着很多关于抗战和军事人物传记的书籍。在看抗战题材的电视剧时,他很专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或是在寻找年轻时的那段记忆。

又或是不想回望,他很少跟子孙们讲起战场上的残酷和血腥的细节,却总是念叨,“还是要和平啊,不能打仗,你们要好好珍惜,好好努力。”

2021年12月14日,93岁的吴秀友穿上了绿色的老式军装,戴上珍藏了大半辈子的抗美援朝三等功银质勋章、“和平万岁”抗美援朝纪念奖章和抗美援朝纪念勋章,眼里含泪,缓缓地举起右手,敬上军礼。

这位年近百岁的老人,胸前多了两枚崭新的勋章——“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南粤“七一”纪念奖章。

在他眼前,电视里正播放着《前进吧,中国共产党》的表演节目,他轻声跟着哼唱,“前进吧,前进吧,亲爱的同志们。”

“前进吧”,这是一位战士保家卫国的信念,也是一位子民对民族发展最虔诚的寄望。正如那一句歌词写下的,“人民的向往,是我们唯一的方向。”

“希望子孙们将来做出更多贡献。”吴秀友声音有些沙哑,不舍地跟这个世界告别,话说到一半,生离死别的哀感涌上心头,眼泪夺眶而出。

这是他最后一个军礼。四天后,2021年12月18日,跨越世纪沧桑的吴秀友与世长辞,但英雄的故事永不落幕,“最可爱的人”精神永续。

推荐访问:
上一篇:2022年描写春天作文高二(完整文档)
下一篇:2022年度关于理想学生优秀作文(2022年)

Copyright @ 2020 - 2024 才豪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才豪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20200128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