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学习实践,努力提升法治素养(4篇)
来源:公文范文 发布时间:2022-12-15 17:20:02 点击:
坚持学习实践,努力提升法治素养(4篇)坚持学习实践,努力提升法治素养 大学生提高法治素养的途径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大学生提高法治素养的途径》的内容,具体内容:坚持法德同宣同讲,深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坚持学习实践,努力提升法治素养(4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坚持学习实践,努力提升法治素养
大学生提高法治素养的途径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大学生提高法治素养的途径》的内容,具体内容:坚持法德同宣同讲,深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宣传教育主题实践活动。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欢。篇一一、大学生创业者法治素养培育及研究现状1.大...
坚持法德同宣同讲,深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宣传教育主题实践活动。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
一、大学生创业者法治素养培育及研究现状
1.大学生创业者法治素养培育现状。虽然现阶段各高校普遍加强了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比如高校广泛开设了大学生《创业基础》课及相关课程。但是,高校创业教育教学活动对于大学生创业者关注更多的是创业意识激发、创业能力和创业品质的培育,很少向学生讲授与创业相关的法律常识和专业法律程序,就算有所涉及也只是浅尝辄止。由此,导致大学生创业者普遍缺失基本的创业法治素养,更有部分创业者挺而走险,迈上违法犯罪的不归路。此外,为数不少的大学生创业者缺乏基本的法律维权意识,导致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不能很好地运用现行法律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大大挫伤了大学生的创业热情。从国家层面来看,现阶段关于大学生创业问题的规范多集中在政策规定层面,令出多门、杂乱、层次低且实操性有限,缺失立法位阶高、系统化的有关大学生创业的法律法规,不利于大学生创业者法治素养的培育和养成,同时也间接地削弱了大学生创业者创业动机
的形成和创业能力的塑造。
2."大学生创业者法治素养培育"研究状况。目前,我国对大学生创业者法治素养培育的系统、专项研究较少。在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后发现,以"创业者"为篇名关键词的论文有2558篇,以"大学生创业者"为篇名关键词的论文只有41篇,占所有创业教育论文的1.6%,检索到的在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仅有6篇;而以"大学生创业者"和"法治素养"为篇名关键词的论文为0篇。由此不难看出,大学生创业者法治素养培育理论研究严重滞后于社会现实发展需要。我国在现阶段对大学生创业者的研究偏重于对创业者的创业策略分析,对创业者思想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身心素质等基本创业素质的研究,对创业者管理能力的研究和创业者部分个体特征的探索等。比如,李幼平(2020年)指出,"影响大学生创业的主要个体因素为自身能力、性格及学识......大学生创业特征直接对创业绩效发生作用。"[1]李海东(2020年)指出,"大学生创业者素质不仅是书本知识、间接经验和熟练的专门技能,更重要的是指有关的社会知识、经验以及处理社会关系、问题的技能和技巧......大学生创业者应当克服自己的弱点,将其转变为优势。"[2]此外,部分课题组也对大学生创业相关问题开展了专项研究,但研究层面大多停留在创业机制、创业路径和创业者个体创业素质的探索上,对大学生创业者法治素养现状及培育问题较少涉及,课题研究的片面性可见一斑。故此,系统研究"创客"时代大学生创业者法治素养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大学生创业者法治素养培育的必要性
1.大学生创业者法治素养培育是"法治中国梦"的应有之意。2020年11
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我国未来法治建设的总目标和基本方向,勾画出了法治中国的美好蓝图。高校大学生肩负着实现"法治中国梦"的伟大历史使命,是社会主义国家法治建设的中流砥柱;大学生创业者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其法治素养的高低必将对我国经济建设和法治建设的进程产生影响。因此,大学生创业者法治素养培育是推动"法治中国梦"实现的重要环节之一。
2.利于推动社会经济转型发展。高等学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四大基本功能。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转型升级、各领域倡导创新驱动发展。作为专业技术人才和创业人才培育主要阵地的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目前我国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的重要功能之一。高校主动探索大学生创业者法治素养现状及培育路径,以改革创新精神大刀阔斧地推进创业教育,有利于高校主动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主动融入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
3.利于推动应用型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2020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实践平台短缺,指导帮扶不到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亟待健全。"[3]2020年11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明确指出高校办学思路应"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
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4]当前,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唯有积极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和课程体系改革紧密衔接融合,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努力探索大学生创业者法治素养培育的科学路径并付诸实践,才能有效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超前实现自身转型发展的改革目标。
4.利于提高大学生创业绩效、实现以创业促就业。面对当前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针对如何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党和政府开出的一剂良方是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形成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良性互动局面。但是,长期以来,大学生创业的现实情况异常严酷,大学生创业意愿高、践行少、成功率低。在此背景下,系统研究大学生创业者法治素养培育问题,凝练大学生创业者法治素养的内涵与外延、明确培育大学生创业者法治素养的科学路径、培育大学生创业者法治思维,从而避免出现因不懂法、不守法或过失违法犯罪最终导致创业失败,对于有效提高大学生创业者的创业热情和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三、大学生创业者法治素养培育的基本路径
1.将创业法治素养培育纳入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打造全新育人体系。第一,统筹全局、将创业法治素养培育纳入各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从高校层面出发,对创业者法治素养的培育并非某个院系一家之事,大学生创业者法治素养培育应当有全局性的顶层设计。高校应将创业法治素养培育纳入本科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之中、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将专业教育与创业法治教育有机结合。在具体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时,应注重淡化专业界限,加强专业、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强化实践运用能力的培养。以此
实现促进教师和学生协同创新创业,这也是人才培养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结的需要。此外,创业法治教育还应具有针对性,与创业相关的部分核心法律课程应考虑作为必修课程开设;对与创业相关的次要法律课程可考虑作为任选课程或公共选修课程开设;对有实际创业需求的学生,可考虑设置专题选修课或开设双学位课程。在高校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可考虑在现有的通识课程中,适当进行课程改革,有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创业法治意识的教育,比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适度通过课程改革加强对大学生创业法治意识的教育,在就业指导课程中强调大学生劳动法律知识教育等,从而保证教育的连续性、覆盖学生从入校到毕业的整个时间段。
第二,深入开展课程改革、合力打造全新就业创业育人体系。对创业者法治素养的培育并非某一教学单位或某一职能部门单独作战就能完成的,应形成在学校统一协调下的教学单位与团委、学生处、教务处等职能部门协同配合、携手推进的育人体系。首先从课程体系设计层面来看,大学生创业者法治素养的培育应关注创业法律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法律基本
实践运用能力的培育。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可依据企业创办、经营、管理的时间轴线将创业者需要具备的基本法律知识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与市场主体相关的法律,如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独资企业法、破产法等;二是与市场主体经营行为相关的法律,如民法、侵权责任法、合同法、产品质量法、担保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知识产权法、物权法、财税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知识;三是与市场主体管理行为相关的法律,如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障法等;四是与市场主体维权相关的法律,如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仲裁法、调解法等。其次在具体
教育教学实施层面来看,应打造以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目标的课程设计方案,应彻底改变过去"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全面推行案例式教学、项目式教学、体验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方式,逐步扩大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的权利,形成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内外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良好氛围,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提高。
2.将创业法治素养纳入创业竞赛评价体系。目前,在国内外影响力较大的大学生创业竞赛活动,有"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国际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牛津国际青年创业大赛(YBD)、哈佛大学"中国大智慧"(HSEC)、AWS全球创业大赛等赛事。统观以上赛事,国内竞赛多由政府主导,重点关注的是育人目标,旨在营造创业氛围、倡导创业文化,竞赛性和展示性明显多于创业实操性。而国外赛事则多由学会、企业、高校主办,政府参与极少,重点关注项目的后续转化和项目的经济效益。如何兼顾创业竞赛的教育性和实操性,提高创业竞赛的专业性和仿真性,实现由教育导向至实战导向的转型是当前我国创业竞赛及创业教育体系急需解决的问题。为避免创业者因缺失基本的法治素养而承担不利法律后果或遭受他人非法侵害,应在改良创业竞赛评价体系时,将基本的创业法治素养凝练成具体的考核内容,科学合理地纳入创业竞赛评价体系。比如,可通过构建创业法律实训测试系统,来测试竞赛参与者处理创业相关法律事务的能力,主要包括模拟企业创办登记文件的填写、模拟经营性法律文书的签定、模拟法务事件的处理流程等等。
3.构建"国家、高校、行业协会"三位一体的创业法治培育机制。尽管大学生创业者在主观上具备法治思维、法律意识对提高创业绩效影响深远,
但若只有主观意识而无具体实践行动,法治就只能是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及。为使大学生创业者法治实践和谐健康运行,应积极构建"国家、高校、行业协会"三位一体的创业法治培育机制。在此机制的运行过程中,国家主要负责优化创业法治环境,在立法、执法和司法层面有针对性地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良好的法治实践环境,包括可考虑有针对性地制定大学生就业创业相关法律法规、提供专项法律援助等;高校应承担起大学生创业法治意识培养、创业法治常识教育普及和创业法治文化宣传的责任;行业协会则应积极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相关行业法治实践的培训、咨询和指导服务。
篇二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必须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大学生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其法律素养如何直接影响法治中国建设的成效。当前,高校法制课堂教学效果还不够理想,需要采取多种举措进行优化,以更有效地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
加大资源投入。一些高校对法制课堂教学不够重视,资源投入不足,直接影响了法制课堂教学质量和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提升。改变这种状况,一方面应加强法制课堂教师队伍建设。目前,高校法制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在同一门课程中讲授,任课教师的专业学科背景绝大部分是思想政治教育,难以完全胜任法制教学任务。应在加强对现有法制课堂教师法律专业培训的同时,引进具有法律专业背景的教师,并吸纳具有丰富法律实践经验的检察官、法官等担任兼职教师。另一方面应加大法制课堂教学经费投
入。除了加大法制课堂日常教学所需经费投入,还应加大传统"小课堂"之外系列校园法制教育活动经费投入,如学生法律知识竞赛、法制校园文化建设、法制教育网站建设与维护等。
丰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条僵化、现实针对性差、缺少实践环节,是高校法制课堂教学在内容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是优化法制课堂教学需要下大力气解决的问题。在丰富教学内容上必须有与时俱进的精神,使高校法制课堂教学内容与法治中国建设的生动实践相适应。首先,应树立从法律知识传授、法律意识塑造和法律能力培养三个方面设计每一堂课教学内容的理念。其次,应从现实生活中挑选典型案例作为教学素材嵌入法制课堂,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再次,应关注我国立法与司法动态,及时选择一些合适的材料补充进课堂教学内容。
改进教学方法。根据相关调查分析,教学方法是影响高校法制课堂教学效果的第一大因素。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理论讲授式教学方法,已不适应新时代法制课堂教学要求。高校法制课教师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提升学生法律素养为导向的教学理念,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情况,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综合运用问题式、案例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比如,可以通过设置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通过生活中的现象(案例)激发学生学习法律条文和法律理论的积极性,通过讨论、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判断问题的能力,通过社会实践提高学生应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与此相适应,可以将法制课大班教学改成小班教学,并适当增加法制课的课时。
完善评价方式。"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是当前高校法制课堂教学采用的
主要评价方式。从实际运行效果看,这种教学评价方式对法制课堂教学质量的监测和提升作用十分有限,导致一些学生根据期末考试"过关"需要来学习法律,功利色彩浓重,体会不到学习法律的乐趣,偏离了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这一教学目标。应引入现代教学评价方式,充分发挥其对法制课堂教学活动引导、调节、反馈和改进的作用。具体来说,应以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为目标综合设计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评价方法,特别是加强对学生平时学习的考核,提高学生参加法律实践的评价比重,以引导学生不仅重视掌握法律知识,而且重视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律能力。
篇三
法律修养也称法律素养,是指一个人认识和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近年来,大学生法律修养在整体上并没有明显的提高,许多大学生对法律认识不足,马加爵案、刘海洋案、药家鑫案、李刚案等频发的大学生犯罪彰显出当代部分大学生法律知识贫乏,法制观念淡薄,漠视法律的尊严。据有关统计近几年青少年犯罪占到了社会刑事犯罪的70%到80%,其中大学生犯罪占到其中的17%。另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我国高等院校学生犯罪的人数占高校总人数的1.26%,在校大学生犯罪率呈上升趋势。因此,新时期提高大学生的法律修养,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思维方式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1大学生要养成法律思维方式
社会主义法律思维能否深入人心是依法治国的方略的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我们的高校法制教育不仅肩负着给学生宣传并普及法律知识的任务,还志在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思维水平。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思维水平的方
法有很多,诸如学习法律知识、积极参与法律实践等,大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养成法律思维习惯。
1.1大学生要学习掌握法律知识
进入新世纪以来发生在大学校园和大学生身上的一些违法犯罪案件,呈现出逐年增加的态势。据调查,南方某城市校园犯罪的大学生中,有31%的人员来自重点院校,其中甚至还有博士生、硕士生。这不禁给了我们重要的启示,我们的大学教育不应仅注重学生的成绩,还需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法制教育对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价值观、道德修养、思维方式及精神状态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法律思维方式的形成。因此,现今的大学生应当掌握相应的法律知识,理解社会主义法律原理、法律原则,只有这样才能领会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培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1.2大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法律方法,积极投身于法律实践
什么是法律方法呢?简单说法律方法就是人们站在法律的立场去思考解决现实具体问题的一种方法。大学生要培养法律思维方式,就必须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法律方法。法律思维方式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实践来形成的,可以说,法律方法离不开法律实践,因此,大学生要积极投身于社会法律实践,在实践中养成法律思维的习惯,运用法律方法,在法律实践活动中树立法律信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组织学生参加法律实践:(1)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法律的运用过程。引导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从法的角度剖析热点的成因以及尝试思考如何用法律武器来解决热点中的问题,让学生感受法律在社会实践中的巨大作用。
(2)学校在制定各种与学生利益密切相关的规章制度时,充分尊重学生的权利,积极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加强学校制度建设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引导学生参加法律实践。
(3)积极组织学生深入社会,开展社会实践,坚持校内与校外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校外活动场所和各类法制教育基地的作用。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不能局限于校园,而应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走向社会去了解法律的社会影响力。
2增强大学生的法律信仰
党的十七大强调,政治体制的改革需要继续深化民主法制建设,以适应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由于民主的法治思维方式不可能自然而然地产生于人们的头脑当中,因此只有不断进行教育,才能改变人们的固定思维模式。我国要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其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必要条件,就是在大学生中树立起社会主义法律信仰。借用伯尔曼的名言"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可以说,所有尊重法治的人们都应当树立起对法律的信仰。法律信仰是人们对法律的理性推崇,也寄托着公民对法律的终极关切。大学生法律信仰,即大学生在现代社会环境下对法及法律现象反应过程中所形成的法律理想信念。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觉醒和提高。他们认同正义、民主、平等、自由等现代化法律观念,但大多数仍停留在感性认知水平上,只有使大学生在情感上认同法律,对法律产生崇敬、依恋和尊重的情感,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并树立起法律信仰。而正确树立和培养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前提是形成法律的情感,以社会、国家、学校在改善法治环境、加强法制教育
为途径,逐步建立起整个国家的法律信仰的良好氛围当代,当代大学生肩负着祖国伟大复兴的重任,应当通过认真学习法律知识,深入理解法律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深刻把握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精神,从而树立起对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信仰。
3变革高校法制教育的认识定位
当今各个高等院校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都缺乏系统性和长远规划,没有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法律知识作为一门课程来对待,也没有将其作为一种大学生个人素质的培养纳入学校素质教育的整体规划中。
大学生掌握法律知识是高校法制教育的前提。而当前高校教育的实践忽视了法制教育,甚至将其同法律知识教学相互混淆,法律知识的教学又缺乏系统性、整体性、连贯性。现行高校的《法律基础》课已经成了各部门法的大杂烩,内容庞杂,教材越编越厚,由于教学课时少,内容多,很多高校教师授课要么蜻蜓点水,要么疲于应付,师生之间又缺乏必要的交流,讨论课、典型案例、社会现象分析等也因课时限制而不能很好地开展。这种情况直接导致了大学生法律知识不少,但只是停留在笔记里,划在书本上,缺乏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真正培养。
篇二:坚持学习实践,努力提升法治素养
法治教育实践活动助力中小学生法治素养提升作者:顾润生
来源:《江苏教育研究》2021年第31期
【项目简介】
“思政课程中法治教育实践活动的推进策略研究”是2020年确立的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培育项目。长期以来,中小学法治教育中存在着“坐而论道”的教育方式,重视法治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法治素养的提升。针对这一问题,项目组2015年以“中小学法治教育实践活动的推进策略”为主题申报了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课程教学改革重大研究项目,2020年以“思政课程中法治教育实践活动的推进策略研究”为主题申报了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培育项目。项目研究形成了“一体两翼三融合”推进模式,有效地促进了法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实现了法治教育中“知”与“行”的有机统一,提升了中小学生的法治素养。
摘要: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培育项目“思政课程中法治教育实践活动的推进策略研究”是“中小学法治教育实践活动的推进策略”课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化。项目组在中小学推进法治教育实践活动6年来,形成了“一体两翼三融合”的推进模式,一体化设计了中小学法治教育实践活动,构建了基于实践活动的法治教育课程体系,形成了时空开放的法治教育课堂教学范式,探索了法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增值性评价方式,有效提升了中小学生法治素养。
关键词:法治教育实践活动;思政教育;法治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2021)11A-0019-07
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中小学法治教育主要在思政课程中落实,如何结合时代特征对青少年学生开展法治教育,提高法治教育的实效性,成为思政课程实施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一、“有知识缺素养”成为法治教育亟须解决的问题
法治是一种社会化的行为,是在人与人之间进行的,中小学法治教育也要针对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在社会参与中学法、用法。然而长期以来,我国法治教育基本上都采用“坐而论道”的教学方式,重视静态法律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动态实践活动的体验,教师在相对封闭的空间(教室)里,通过讲授的方法对学生开展法治教育。这种将学生与外界相对割裂的教育方式,虽然也能够让学生学到一些法律知识,但却很难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
法治素养是一个人认识和运用法律的能力,包括四个层次的发展水平:一是掌握法治知识,即知道法律相关的规定和依法治理的相关知识;二是形成法治思维,即在生活中善于从法治角度去思考,做到遇事依法、解决问题靠法;三是学会依法行事,即养成守法习惯,善于依法维权;四是树立法治信仰,即尊崇、敬畏法律,认为法律是至上的行为规则。如果中小学法治教育只是让学生掌握法治知识,那就达不到提升法治素养的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就开始在中小学思政课中开展法律常识教育。1956年,高三年级开设宪法课;1986年颁布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改革试验教学大纲》规定,法律常识教学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办法进行;1992年颁布的《全日制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大纲(试行)》规定,初中一年级重点进行公民道德和法治教育,初中三年级重点进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宪法常识教育……但反观教育的实际效果我们可以发现,很多中小学生并不能将学到的法律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在法治素养的提升方面存在很大的欠缺。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今天,改变“坐而论道”的法治教育方式,切实提升中小学生法治素养,成为时代发展的需要。
二、项目在研究与实践的相互交融中不断生长
为提高法治教育的实效性,突破“坐而论道”式的法治教育困境,在“知行合一”理念的指导下,项目组尝试将实践活动引入中小学法治教育。2015年,项目组以“中小学法治教育实践活动的推进策略”为主题,申报了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课程教学改革重大研究项目并获得立项。2020年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项目组申报了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培育项目“思政课程中法治教育实践活动的推进策略研究”并获得立项。我们先是从生活中的法治问题入手,继而根据中小学思政课程实施的要求开展法治教育实践活动,项目研究有了较大进展。
(一)创生了法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多种活动方式
在项目组2015年开始研究之前,中小学教学中也有以“模拟法庭”为主要方式的法治教育实践活动,但“模拟法庭”活动的开展对学生要求高、耗时长,尤其对小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在研究过程中,项目组将研究性学习引入法治教育,形成了“发现生活中存在的法治问题—调查法治问题产生的影响、原因—召开模拟立法听证会—组织学生开展学习反思”的法治教育实践活动基本流程。2015年6月起,通过省市县各级教研活动,推广“中小学法治教育实践活动推进策略研究”研究成果,指导广大教师结合《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运用法律知识。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项目组与一线教师结合学生生活、学习实际,创生了模拟立法听证会、模拟人大立法、模拟法庭、模拟政协会议等具体活动方式。
(二)围绕法治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了课程建设
2016年9月起,我们根据《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思政课程中法治教育的重难点,立足江苏省已有的法治教育实践活动基础,整体构建了具有江苏本土特点的中小学法治教育课程体系,凸显法治实践活动推进的系统性、目标的针对性、影响的持续性。具体做法为:一是充实国家课程,将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的法治教育内容进行系统梳理,一体化设计与之配套的法治教育实践活动;二是以法治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开发地方与校本课程,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学习范围。
2018年9月起,项目组尝试将法治教育实践活动引入法治课教学,变“静态式学习”为“动态式学习”,以法治教育实践活动联结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构建法治教育开放式课堂,变“坐而论道”为“做而论道”,拓展学生受教育的時空。
随着法治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推进,教育资源逐渐成为项目进一步发展的瓶颈。2019年6月起,项目组开始借助法治教育实践活动整合家庭、学校、社会中的法治教育资源,努力在三者之间形成合力,发挥最大的教育效益。
(三)形成了“一体两翼三融合”的法治教育实践活动推进模式
2015年申报省教研室课程教学改革重大研究项目成功后,项目组便对项目推进策略进行了规划。2020年成功申报省前瞻性项目后,又进一步完善了推进策略,形成了“一体两翼三融合”的推进模式(如图1),即:以优化课程体系为主体,构建区域性统整式的中小学生法治教育课程体系,形成法治教育实践活动一体化推进格局;以“教研推进”和“家校社协同”为“两翼”,形成两个推动力;在“教学做合一”的学习场域中,让学生參与社会、获取经验、拓展视野,从而学习法治知识、培养法治思维、开展法治行动、增强法治信仰。
三、项目取得的主要进展
(一)整体设计了中小学法治教育实践活动一体化菜单
项目实施初期,法治教育实践活动主要针对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的法治问题展开,这种实施方式虽然也能促进学生活动的开展,但活动不成体系,且因未能与思政课教学结合起来而难以深入开展。随着研究的深入,项目组逐渐开始结合课程内容开展法治教育实践活动。按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要求,结合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法治教育的重难点,以及《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中的重难点、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生活实际,从整体上设计法治教育实践活动,使中小学法治教育实践活动成体系、成序列(部分活动设计见表1)。
根据课标和大纲内容,结合不同学段学生学习、生活实际,我们在小学设计了48个活动,初中设计了24个活动,高中设计了24个活动。这些活动设计一是作为选择性菜单,供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开展与之相关的活动;二是作为一种参考,为思政课教师教学提供操作要领和活动思路,在具体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可以对之进行二次开发。这是一个动态的活动菜单,随着项目的深入推进,活动的主题、内容、形式也在不断丰富。
系列活动的设计,一方面改变了过去思政课教师想组织学生开展法治教育实践活动,但又不知道如何开展活动的窘境,为活动开展提供了很好的指引;另一方面改变了活动脱离教学内容、缺乏一体化建构的无序状态,使活动能更好地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二)构建了基于实践活动的法治教育课程体系
开展法治教育,仅有国家课程还不够,还需要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并使各类课程之间相互融通,形成协同效应。我们将法治教育实践活动融入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以及法治教育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之中,形成了基于实践活动的法治教育课程体系(如图2)。
在国家课程实施中,引入法治教育实践活动,实现“课程内容活动化”和“活动内容课程化”,丰富国家课程中的法治教育内容和法治教育实施方式。在法治教育地方课程开发中,我们将法治教育实践活动的理念、方式运用到中小学生法治教育读本的建设中,通过“实践导行”培养学生的法治素养,每一课内容都指向学生行为的改进,每一个活动的要求都具体实在、可操作性强。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真实的训练中体会法律规范,养成守法、用法的习惯。围绕法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实验学校在具体实施中开发了多样化法治教育校本课程,主要可以分为社团类、服务类和活动类三种。
借助法治教育实践活动,我们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之间架起了桥梁,改变了三者相互割裂的状态,使之在法治教育内容和实施方式上实现了相互融通,极大地提高了课程育人的效果。
(三)形成了时空开放的法治教育课堂教学范式
针对中小学生法治教育课堂教学时间上局限于40或45分钟,空间上局限于教室这一问题,我们将法治教育实践活动的理念、做法引入法治课教学,构建了时间上向课前、课后延伸,空间上向家庭、社会延伸的开放式课堂样态(如图3)。
法治教育开放式课堂教学的实施可以分成三个基本步骤。第一步,课前教学设计。教师根据教学重难点和社会生活实际,确定法治教育实践活动主题;然后学生开展调查采访、实地考察、文献查阅等活动,搜集相关资料。第二步,课中教学设计。学生在课上展示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教师结合学生搜集到的资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第三步,课后教学设计。在课上学习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拓展法治教育实践的内容,引导学生将课上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做到学以致用。
在法治课开放式教学中,教师将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与开展实践活动的过程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既在开展调查研究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又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反思与改进自己的行为,体现了“知”与“行”的有机统一。
(四)探索了法治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增值性评价
评价对法治教育实践活动起着规范、引导作用。当前,对学生法治教育学习情况的评价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只关注纸笔测试的分数,而对学生法治素养提升情况缺乏有效的评价;二是只关注结果,对学生发展过程尤其是在原有基础上取得的进步缺乏关注。我们采用项目评价的方式,构建了一套科学可行的中小学生法治教育实践活动评价体系,促使法治教育实现从知识型评价向素养型评价的转变(见表2)。
法治教育实践活动评价采用项目评价的方式,对学生参与某一项目的全过程进行评价。其目的不是表面地评价学生的行为,而是要通过学生在活动中对任务的完成情况,来分析学生的法治素养提升情况。表2只是一个整体架构,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项目的具体内容,对其中的评价指标进行细化。如对信息处理情况可以设计如下的评分表(见表3)。
在项目评价实施过程中,我们按照增值性评价要求,将学生连续几次参加法治教育实践活动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从中分析学生法治素养的提升情况,并向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从而引导学生在评价中提升自己的法治素养。
随着法治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推进,教育资源逐渐成为项目进一步发展的瓶颈。2019年6月起,项目组开始借助法治教育实践活动整合家庭、学校、社会中的法治教育资源,努力在三者之间形成合力,发挥最大的教育效益。
(三)形成了“一体两翼三融合”的法治教育實践活动推进模式
2015年申报省教研室课程教学改革重大研究项目成功后,项目组便对项目推进策略进行了规划。2020年成功申报省前瞻性项目后,又进一步完善了推进策略,形成了“一体两翼三融合”的推进模式(如图1),即:以优化课程体系为主体,构建区域性统整式的中小学生法治教育课程体系,形成法治教育实践活动一体化推进格局;以“教研推进”和“家校社协同”为“两翼”,形成两个推动力;在“教学做合一”的学习场域中,让学生参与社会、获取经验、拓展视野,从而学习法治知识、培养法治思维、开展法治行动、增强法治信仰。
三、项目取得的主要进展
(一)整体设计了中小学法治教育实践活动一体化菜单
项目实施初期,法治教育实践活动主要针对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的法治问题展开,这种实施方式虽然也能促进学生活动的开展,但活动不成体系,且因未能与思政课教学结合起来而难以深入开展。随着研究的深入,项目组逐渐开始结合课程内容开展法治教育实践活动。按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要求,结合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法治教育的重难点,以及《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中的重难点、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生活实际,从整体上设计法治教育实践活动,使中小学法治教育实践活动成体系、成序列(部分活动设计见表1)。
根据课标和大纲内容,结合不同学段学生学习、生活实际,我们在小学设计了48个活动,初中设计了24个活动,高中设计了24个活动。这些活动设计一是作为选择性菜单,供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开展与之相关的活动;二是作为一种参考,为思政课教师教学提供操作要领和活动思路,在具体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可以对之进行二次开发。这是一个动态的活动菜单,随着项目的深入推进,活动的主题、内容、形式也在不断丰富。
系列活动的设计,一方面改变了过去思政课教师想组织学生开展法治教育实践活动,但又不知道如何开展活动的窘境,为活动开展提供了很好的指引;另一方面改变了活动脱离教学内容、缺乏一体化建构的无序状态,使活动能更好地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二)构建了基于实践活动的法治教育课程体系
开展法治教育,仅有国家课程还不够,还需要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并使各类课程之间相互融通,形成协同效应。我们将法治教育实践活动融入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以及法治教育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之中,形成了基于实践活动的法治教育课程体系(如图2)。
在国家课程实施中,引入法治教育实践活动,实现“课程内容活动化”和“活动内容课程化”,丰富国家课程中的法治教育内容和法治教育实施方式。在法治教育地方课程开发中,我们将法治教育实践活动的理念、方式运用到中小学生法治教育读本的建设中,通过“实践导行”培养学生的法治素养,每一课内容都指向学生行为的改进,每一个活动的要求都具体实在、可操作性强。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真实的训练中体会法律规范,养成守法、用法的习惯。围绕法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实验学校在具体实施中开发了多样化法治教育校本课程,主要可以分为社团类、服务类和活动类三种。
借助法治教育实践活动,我们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之间架起了桥梁,改变了三者相互割裂的状态,使之在法治教育内容和实施方式上实现了相互融通,极大地提高了课程育人的效果。
(三)形成了时空开放的法治教育课堂教学范式
针对中小学生法治教育课堂教学时间上局限于40或45分钟,空间上局限于教室这一问题,我们将法治教育实践活动的理念、做法引入法治课教学,构建了时间上向课前、课后延伸,空间上向家庭、社会延伸的开放式课堂样态(如图3)。
法治教育开放式课堂教学的实施可以分成三个基本步骤。第一步,课前教学设计。教师根据教学重难点和社会生活实际,确定法治教育实践活动主题;然后学生开展调查采访、实地考察、文献查阅等活动,搜集相关资料。第二步,课中教学设计。学生在课上展示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教师结合学生搜集到的资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第三步,课后教学设计。在课上学习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拓展法治教育实践的内容,引导学生将课上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做到学以致用。
在法治课开放式教学中,教师将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与开展实践活动的过程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既在开展调查研究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又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反思与改进自己的行为,体现了“知”与“行”的有机统一。
(四)探索了法治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增值性评价
评价对法治教育实践活动起着规范、引导作用。当前,对学生法治教育学习情况的评价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只关注纸笔测试的分数,而对学生法治素养提升情况缺乏有效的评价;二是只关注结果,对学生发展过程尤其是在原有基础上取得的进步缺乏关注。我们采用项目评价的方式,构建了一套科学可行的中小学生法治教育实践活动评价体系,促使法治教育实现从知识型评价向素养型评价的转变(见表2)。
法治教育实践活动评价采用项目评价的方式,对学生参与某一项目的全过程进行评价。其目的不是表面地评价学生的行为,而是要通过学生在活动中对任务的完成情况,来分析学生的法治素养提升情况。表2只是一个整体架构,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项目的具体内容,对其中的评价指标进行细化。如对信息处理情况可以设计如下的评分表(见表3)。
在项目评价实施过程中,我们按照增值性评价要求,将学生连续几次参加法治教育实践活动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从中分析学生法治素养的提升情况,并向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从而引导学生在评价中提升自己的法治素养。
篇三:坚持学习实践,努力提升法治素养
如何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治素养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需要坚持从小事做起、加强自我修养、具备正确的价值观等,具体如下:
1、坚持从小事做起。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都要注重知行合一,坚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在实践中加深对“知”和“德”的理解和认识,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境界,完善自我。
2、加强自我修养,培养高尚的人格,认真学习学校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将道德理念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习惯中,养成乐于助人,团结协作,关心他人的美好品德,修身律己。
3、具备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制懒散、消极的生活态度,与具有良好修养的人交朋友,学习他人身上的优点,摒弃自己身上的缺点,不断提高个人修养。
4、丰富知识储备。中好好学习专业知识,在空闲时间学习其他知识领域的内容,学习法律知识,端正法律观念。只有心怀学问,心怀法律,才能提升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和
法律意识。
5、提升思想素质和法律素质需要明白高素质需要具备哪些特质,然后以此为目标,不断自我培养,自我强化,让这些特质逐渐内化到我们灵魂深处,成为我们自己美好的素质。
6、要把自己放入到高素质环境,团体之中,相互感染,培养提高自己的素质。需要不断学习,不能够只停留在一个层次,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取,才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篇四:坚持学习实践,努力提升法治素养
依法治国下如何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国开展了更加深入的法治宣传教育,在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主张和约束下,全社会都要不断增强用法、守法、尊法以及学法意识。大学生作为当代年轻有为的群体,应该成为中国推进依法治国的主体。因此大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对于推进我国法治社会的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有效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的重要意义(一)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提升有助于高校立德树人教育内容的落实。在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中,不仅要包括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高的文化素养,大学生还应该具备较强的法律观念和意识。大学生只有树立宪法为上的法治精神,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法律素养,最终成长为国家建设小康社会的人才。(二)提升大学生法律修养是依法治校的前提和基础。要想实现全面依法治国,高校首先要做到依法治校。只有科学、法治的现代化学校管理制度,才能为国家的人才培养提供重要的保障。当前高校依法治校工作必须要与提升大学生法律修养相结合,高校才能不断提升学校自身的依法治校水平,即在学校管理者提升自身依法管理学校的能力同时,也让高校的教师、学生处以及各个部门在进行高校的日常管理时,做到有据可依、有法可行,最终才能构建高校依法治校的良好基础,提高大学生懂法、知法以及用法的水平和能力。(三)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提升有利于提高依法治国的保障。法治环境的建设和法治精神的普及是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基础,其中
法治环境的构建和法治精神的宣传都离不开公民法治精神、方式、思维以及意识等方面的有效提升。大学生也是普通公民的一员,因此大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法律素养更容易帮助大学生通过法律意识和观念的培养,逐渐形成社会主义信仰,在这种信仰的激励下才能不断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同时,最终促进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目标的成功实施。二、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具体内容第一,有效提升大学生法律意识。法律意识的培养是大学生提高法治意识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不断树立大学生对我国法律的推崇感和认同感,才能积极地在大学生群体中打造法治社会的精神根基,同时在大学生群体中积极树立现代公民法治意识的内在权威地位,最终才能积极提升大学生对法律权威性和公正性的认识;第二,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提升还表现在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形成塑造。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形成是法律素养提升的具体方向,所谓的法治思维就是要求大学生善于运用多样化的处理、分析以及认识问题的思维方式,然而受法律本质的影响,大学生的法治思维也是一种更具理性化和逻辑化的思维方式。党的十八大以后,依法治国战略的推出积极引领包括大学生群体在内的全体公民,靠法解决问题、遇到事情找法律以及日常生活自觉遵守法律的发展趋势。在高校的法律教育中更要积极把握大学生法治思维训练的方向,帮助学生学会选择并守住法律底线;第三,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提升重点在于法治方式的训练。所谓法治方式就是凭借法治思维的引导,按照法律的规范、规则、程序、方法以及手段执行法治化
的实践和监督的过程。在当前的高校法律教育中要积极打破传统教学束缚,提升大学生运用现在法治形式解决和处理法治问题的能力;第四,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根本目的在于塑造大学生的法治精神。所谓的法治精神即法律所倡导的公平正义、自由平等以及民主法治等社会主义核心精神,同时我国的法治精神也是大学生法律教育最终要实现的价值目标,只有在大学生的行为准则中慢慢渗透法律所主张的契约精神、规则意识、义务观念以及自由意识等,才能在大学生的心中彻底融入法治信息和理念。三、有效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的策略第一,建立和完善健全的法治理论体系是有效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前提。目前高校大学生法律教育主要依靠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来实现,具体可以采取以下相应的具体措施:首先,充分把握人文学科教学特点,有机结合专业教育和法治教育,这样有利于大学生充分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让自身拥有较强的法治精神、规则意识以及创新实践能力。其次,加强与大学生所学专业息息相关行业领域的法律学习,充分提升大学生参与法治实践的能力;第二,建立完善健全的高校法治实践体系。完善健全的法治实践教育体系能够为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提升提供有力保障,高校教学就要积极发挥大学生主人翁精神,在推进全民依法治校的过程中,促进大学生遵守、理解并知晓法律的规章制度,通过法律关注、法治宣传、模拟法庭以及参观普法教育基地等实践活动形式帮助大学生体验法治运行过程;第三,树立完善的高校法律文化熏陶体系。只有遵守法律的文化意识在高校蔚然成风,才能
在高校师生心中树立法律崇高的地位,这种法律文化意识熏陶体系的确立可以采取以下相关策略,例如:可以开展大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以及自我教育的“三自”法律意识文化主题活动,也可以通过开展“国家宪法活动日”等展开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提升文化熏陶活动。四、结语总之,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的最高学府,同时肩负着我国青年法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当前依法治国背景下将大学生团队打造成用法、护法、守法以及学法的主力军,才能为我国实施依法治国策略培养更多的优秀接班人。参考文献[1]孙建东.依法治国背景下高校法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7.[2]陈俐琪,李宇婧,吴雨濛,等.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律素养及培育路径调查研究——以常州高校为例[J].文教资料,2016(29):142-143+154.[3]齐琳琳.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提升[J].中国高等教育,2016(Z2):71-73.